take短语归纳初中

关于take短语归纳初中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take短语归纳初中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take短语归纳初中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take短语归纳初中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12) 说说(54) 名言(38) 诗词(259) 祝福(43) 心语(114)

  •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

  • 知识,初中,教育
  •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

      在*凡的学*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

      (2)用滚动代替滑动;

      (3)加润滑油;

      (4)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阅读全文]...

2022-04-27 08:39:14
  •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大全

  • 知识,初中,教育
  •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大全

      漫长的学*生涯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知识归纳大全,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

      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17、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18、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9、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20、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

      2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

      2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华形成的。

      23、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云: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中。

      雨: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下落,冰晶吸热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落到地面。

      雾和露: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雪和霜: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

      24、卫星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的作用: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25、电冰箱的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把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中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被液化的制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冰箱内部的蒸发器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

      1、长度的测量,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2、误差: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而错误是应该且可以避免的。

      3、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首先放在水*桌面上,读数时视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水银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

      4、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

      物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无关。

      5、质量的测量工具:台秤、天*、戥子、地中衡等

      6、托盘天*的使用:首先把天*放在水*桌面上,用镊子把标尺上的游码拨至左侧零位置,

      调节横梁两端的*衡螺母,使横梁在水*位置*衡。将物体轻放在左盘上,右盘放砝码。

      用镊子拨动游码,使指针指在中央刻线上,记录数据。砝码用毕必须放回盒内。不能用手捏砝码。

      7、密度: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ρ=m/v

    [阅读全文]...

2022-07-15 03:28:36
  • 初中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

  • 初中
  • 初中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

      漫长的学*生涯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数学圆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2.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 ①*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分弦,并且*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 圆的两条*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5.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6.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7.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8.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9.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0.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①直线L和⊙O相交 d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13.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4.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5.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6.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7.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8.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外角等于内对角

      19.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20.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

      21.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分两圆的公共弦

      22.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23.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24.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25.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26.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27.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28.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29.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30.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31.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32.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3.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34.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35.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初中数学中考圆的知识点

      圆的知识:*面上一条线段,绕它的一端旋转360°,留下的轨迹叫圆。

      圆心:

      (1)如定义(1)中,该定点为圆心

    [阅读全文]...

2022-06-12 21:00:32
  • 关于声的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 初中,教育
  • 关于声的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

      这篇关于声现象的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的文章,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阅读全文]...

2022-01-04 08:05:55
  •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归纳

  • 方法,初中,教育
  •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归纳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归纳,一起来看看吧。

      一、控制变量法

      1、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2、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3、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5、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6、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8、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9、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10、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1、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图像法

      1、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

      2、电流、电压、图像理解欧姆定律I=U/R、电功率 P=UI

      3、正比、反比函数图象巩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杆*衡F1L1=F2L2

      压强p=F/S p=ρgh 浮力 F=ρ液gV排、 功、热量Q=cm(t2-t1)等公式。

      三、实验推理法

      1、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2、研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3、“在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这一重要结论也是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出来的。

      四、等效替代法

      1、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可以等效为一个合适的电阻,反之亦可;如等效电路、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维方法。

      2、在研究*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3、用加热时间来替代物体吸收的热量。

      4、用自行车轮测量跑道的长度,跑道较长,无法直接测量,用滚轮法处理:轮子的周长乘以圈数即为跑道的周长。

      五、类比归纳法的应用

      1、研究电流时类比水流

      2、用“水压”类比“电压”

      3、用抽水机类比电源

      4、研究做功快慢时与运动快慢进行类比等

      5、用弹簧连接的小球类比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初中物理知识:电流

      一.电流大小的表示

      方法1、类比水流大小的表示方法来学*电流大小的表示方法,教师可以用一些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想像电流也存在着大小.结合小灯泡发光的实验分析出可以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大小来判定电流的大小.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并列出课题如:探究电流的大小.学生可以设计实验方案;提出问题制订实施计划;进行实验和论证等.

      二.电流的概念

      方法1、教师分析电流的物理意义和概念,得出定义式和单位.注重得出的方法可以由类比得出.分析1安培的物理意义.本处内容可以用讲解法授课.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的方法,教师提示学生从物理量的定义中得出公式和单位,以及单位换算的方法.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信息学*,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养成从信息中学*的*惯.

      三.应用知识

      方法1、教师*题教学,进行有关电流的计算,提供一些用电器电流大小的资料,形成学生关于电流大小的观念,可以联系实际给出例题,例如可以学生查阅资料找到台灯的电流,计算2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学生要主要的问题有:查阅资料、电流单位的换算、公式变形、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建立电学物理量的图景.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向学生提供资料,有用电器电流大小的资料、电流单位的扩展资料、电流发现的历史资料.学生设计关于电流的计算的例题;自主学*电流的单位、建立电流大小的观念;自主学*电流的一些知识.

    [阅读全文]...

2022-06-27 05:32:55
  • 初中英语基础知识归纳

  • 教育,英语
  • 初中英语基础知识归纳

      我们初中学*的英语内容都是倾向于基础知识,想掌握好这些英语知识,就要勤复*,加强积累。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语基础知识大全,希望对大家有用!

      介词

      (1) 表示时间:

      at: 表示某一时间点

      如: at noon

      on: 表示特定的日子

      如: on Christmas

      in: 表示一段不具体的时间

      如: in the morning,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如表示在某一特定的早上、下午则用on

      如: on a cold morning, on a hot afternoon, on Sunday morning during: 表示期间内的某个时期

      如: during the night,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for: 其后接表示一段时间长度的词

      如: for three days

      through: 表示在整个期间没有间歇

      例: It snowed through the night.

      till/until: 表示动作持续的终点

      例:I studied hard till twelve o’clock last night.

      by: 表示动作完成期限

      例: I’ll be back by five o’clock.

      since: 表示某动作的起始点

      例:I have studied English since 1990.

      (2) 表示地点:

      at: 表示较小的地点

      如: arrived at the school gate

      in: 表示较大的地点

      如: arrived in Shanghai

      for: 表示目的地

      例: I’ll leave for Shanghai.

      above: 表示上面,上方,其反意词是below

      over: 表示垂直上方,其反意词是under

      例: The dog jumped over the table.

      through: 表示穿过

      如: through the forest

      across: 表示*原上的跨越

      例: I want to walk across the road.

      一、some和any(一些)

      1) some一般用于肯定句,any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

      ①我需要一些笔记本。

      ②我没有书。I don’thave()books.

      ③Do you have ( )books? 你有一些书吗?

      2) 在表示请求、建议、征求意见等委婉语气的疑问句中,用some而不用any。

      ①Can you bring somethings to school? 你能带些东西到学校吗?

      ②Would you like( )apples? 你想要一些苹果吗?

      二. on the wall与in the wall(在墙上)

      图画、黑板、风筝等“在墙上”,是因为它们在墙的表面,故用on the wall。

      门窗、钉子、洞、孔等“在墙上”,是因为它们在墙的里面,故用in the wall。

      三、let sb. dosth. 让某人作某事

      makesb do sth

      makesb/sth +adj

    [阅读全文]...

2022-01-18 15:37:03
  •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 中考,教育,历史
  •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很多初中生都十分关注中考,那么历史中考难不难?会考哪些知识点呢?我们学生要怎么备考呢?先将最基础的知识点掌握好吧。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中考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3)代表人物:中央:奕沂;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区别: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洋务物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代军事工业。如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留学生。后期:又提出“求富”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6)评价(意义):洋务运动没有使*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资本主义*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二、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多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这次上书为“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的内容: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2)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变法失败,前后104天,因此叫“百日维新”。1819年是旧历戊戌年,历史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3)(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三册P71表)

      (4)戊戌变法对*社会的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三、辛亥革命

      (1)孙中山的主要活动,a、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b、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于8月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和*成立: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宣布废除宣统年号,建立*。

      b、1912年元旦,*临时*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C、《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是,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

      1、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林则徐禁烟原因:*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1)*走私,白银大量外流,加剧*的贫弱;(2)*摧残吸食者体质。

      措施:派人暗记密查,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虎门销烟及意义:1839.6.3,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战争的史实: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战争爆发。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5、《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8英国强迫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须同英国商定。

      6、*战争对*的影响:*战争以后,*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是**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战争

      1、主要侵略者:英法联军帮凶:美、俄两国

      2、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烧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3、第二次*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签订一系列不*等条约,共割*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方公里。

      1858,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方公里的土地。

      1860,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方公里的.土地。

      1860,中俄《北京条约》——1864,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升湖以东以南44万多*方公里的土地。

      4、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天国,起义军称“太*军”。1853年,太*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

      5、1860年,中外*势力勾结,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8月,洋枪队配合清军进犯青浦的太*军。李秀成率军抵抗,把洋枪队打得落花流水。1862年9月,太*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慈溪的战斗中,太*军击毙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左宗棠政复新疆

      1、1875年,清*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1878年,清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2、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约,*收回伊犁。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建议,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甲午中日战争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日本为了实现征服朝鲜、侵略*,称霸世界的目的。

      经过:1894.9,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上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奋勇杀敌,重创日军。日舰直逼*旗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迎战敌舰,致远舰弹药将尽,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中了敌人鱼雷,全体将士壮烈捐躯。

      2、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军民,死难者达一万八千余人。

      4、中日《马关条约》时间1895.4

      主要内容:清*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900年春,义和团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国主义斗争,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2000多人,由英国海军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奋起狙击侵略军,在廊坊一带把侵略军围困,经过激烈战斗,侵略军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凶恶本质。

    [阅读全文]...

2022-07-02 11:59:13
  • 初中英语必备语法知识归纳

  • 知识,初中,教育
  • 初中英语必备语法知识归纳

      英语是按照分布面积而言最流行的语言,但母语者数量是世界第三,仅次于汉语、西班牙语。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中英语必备语法知识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一、冠词 a / an 的用法

      a用于辅音音素前 a useful book, a university

      an则用于元音音素前 an hour, an honest boy , an “A E F H I L M N O R S X”

      二、定冠词the的用法:

      1)特指双方都明白的人或物: Give me the book.

      2)上文提到过的人或事: ---Do you know the lady in blue? –Yes, she is a teacher of a university.

      3)指世上独一物二的事物the sun ( sky / moon/ earth/ world/ nature/ universe )

      4)单数名词连用表示一类事物,如:the dollar 美元; The lion is a wild animal.或与形容词或分词连用,表示一类人:the rich /poor/ blind/ aged / living / impossible

      5)用在序数词和形容词最高级,及形容词only,very, same等前面:I live on the second floor.

      6)用在表示身体部位的名词前: She caught me by the arm.

      7)用在表示乐器和表方位的名词之前:  She plays the piano violin guitar in the north of China

      8)用在普通名词构成专有名词前: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the Great Wall the Summer Palace

      9) 用在姓氏的复数名词之前,表示一家人:the Greens are playing the piano.

      10) in the day, in the morning (afternoon,evening), in the middle (of), in the end, all the time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whole, by the way, go to the cinema at he age of six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on the other side of at the moment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the next morning, in the sky (water,field,country) in the dark, in the rain

      三、不用定冠词的情况

      1) 国名,人名前通常不用定冠词:China , Europe 欧洲 Lei Feng 雷锋

      2)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表示一般概念时,通常不加冠词;当表示特定的意思时,需要加定冠词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失败乃成功之母。

      3)在季节、月份、节日、 假日、日期、星期等表示时间的名词之前,不加冠词; Children’s Day Mother’s Day Father’s Day

      4)在称呼或表示官衔,职位的名词前不加冠词; He is captain of the team.

      5)在三餐、四季,球类运动、学科、娱乐运动的名称前,不加冠词 如:have breakfast /supper / lunch,play basketball / football / volleyball / chess , in spring/summer/ autumn/ winter

      1. 被动语态的基本时态变化

      被动语态通常为十种时态的被动形式, 被动语态由be+过去分词构成,be随时态的变化而变化。以do为例,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形式为:

      1) am/is/are +done (过去分词) 一般现在时

      例:Visitors are requested not to touch the exhibits.

      2) has /have been done 现在完成时

      例:All the preparations for the task have been completed, and we're ready to start.

      3) am/is /are being done 现在进行时

      例:A new cinema is being built here.

      4) was/were done 一般过去时

      例:I was given ten minutes to decide whether I should reject the offer.

      5) had been done 过去完成时

      例: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another new gymnasium had been completed in Beijing.

      6) was/were being done 过去进行时

      例:A meeting was being held when I was there.

      7) shall/will be done 一般将来时

      例:Hundreds of jobs will be lost if the factory closes.

      8) should/would be done 过去将来时

      例:The news would be sent to the soldier's mother as soon as it arrived.

      9) shall/will have been done 将来完成时(少用)

      例:The project will have been completed before July.

      2. 被动语态的特殊结构形式

      1)带情态动词的被动结构。其形式为:情态动词+be+过去分词。

      例:The baby should be taken good care of by the baby-sitter.

      2) 有些动词可以有两个宾语,在用于被动结构时,可以把主动结构中的一个宾语变为主语,另一宾语仍然保留在谓语后面。通常变为主语的是间接宾语。

      例:His mother gave him a present for his birthday. 可改为 He was given a present by his mother for his birthday.

      3) 当“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结构变为被动语态时,将宾语变为被动结构中的主语,其余不动。

      例:Someone caught the boy smoking a cigarette. 可改为The boy was caught smoking a cigarette.

      4)在使役动词have, make, get以及感官动词see, watch, notice, hear, feel, observe等后面不定式作宾语补语时,在主动结构中不定式to要省略,但变为被动结构时,要加to。

      例:Someone saw a stranger walk into the building. 可改为A stranger was seen to walk into the building.

    [阅读全文]...

2022-04-09 11:59:39
  • 初中化学纯净物知识点归纳

  • 教育
  • 初中化学纯净物知识点归纳

      在**淡淡的学*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的重点。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纯净物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化学纯净物知识

      1.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组成

      组成纯净物的物质只能是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以是两种也可以是多种,物质种数不固定。混合物中每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可多可少也无固定值。但有些问题必须清楚,纯净物中元素的百分含量一定是定值。而所含元素百分含量是定值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含碳100%的物质可以是金刚石,也可以是石墨的纯净物。或是金刚石和石墨两种物质混合成的混合物。纯净物一定有固定不变的化学式。如纯水的化学式为H2O.但有确定化学式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化学式为C2H6O的物质可以是纯净物乙醇或甲醚(一种有机物)。也可以是乙醇和甲醚混合而成的混合物。这就说是,判断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仅凭物质组成还远远不够。

      2.纯净物有固定结构,混合物没有固定结构

      结构一般指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结合方式、排列顺序和空间的.构型等。相同物质,结构相同。不同种物质,结构不同。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因此纯净物有固定结构。混合物由于组成物质的成分不固定,结构也就不固定。判断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结构是首要条件。

      3.纯净物有固定性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别是结构。由于混合物本身就没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因而它的性质将了随着组成和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混合物一般来说没有固定的性质。相反,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因组成的结构固定,因而性质就固定。如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沸点等。纯净物如果掺入杂质变成混合物,则它的熔点、沸点就随杂质的多少而发生变化。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性质固定与否不是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的唯一标准。因为有恒沸点的混合物也有固定的沸点,如98%的浓硫酸沸点是338℃。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通常所说的纯净物也都含少量杂质,其杂质含量限度要以对生产和科研不产生有害影响为标准,纯净与否是相对的。纯净的一般是指含杂质很少的具有一定纯度的物质。

      初三化学知识重点

      1.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固+液]

      2.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CO2↑

      3.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4.收集方法

      氧气(O2)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氢气(H2)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二氧化碳(CO2)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5.验满(验纯)

      氧气(O2)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氢气(H2)<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二氧化碳(CO2)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6.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7.注意事项

      (1)制备氧气(O2)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2)制备氢气(H2)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3)制备二氧化碳(CO2)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

      1.酸的五条通性:

      (1)酸与指示剂反应,遇紫色石蕊变红

      (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碱的四条通性:

    [阅读全文]...

2022-04-17 02:55:39
  •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 知识,教育
  •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化学是很简单的,也是很复杂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的知识概念很好理解,但是大量的化学内容记忆起来却有点吃力。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

    (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 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常见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 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 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常伴随一些现象

      ①颜色改变:如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石蕊试液遇碱变蓝。

      ②放出气体:2KMnO4△K2MnO4+MnO2+O2↑

      ③生成沉淀:Ba(OH)2+H2SO4=BaSO4↓+2H2O

    [阅读全文]...

2022-05-12 19:28:05
take短语归纳初中 - 句子
take短语归纳初中 - 语录
take短语归纳初中 - 说说
take短语归纳初中 - 名言
take短语归纳初中 - 诗词
take短语归纳初中 - 祝福
take短语归纳初中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