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曾国藩家训名言
《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出自曾国藩的名言,欢迎查阅,谢谢。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1、甘苦自得。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15、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人德八本:“*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4、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35、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6、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37、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8、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39、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40、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41、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42、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43、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4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46、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4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4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4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则难望有成。
好谈己长只是浅。
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劳则神钦。
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1、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2、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5、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6、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7、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8、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9、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10、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11、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12、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13、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14、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15、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6、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7、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8、甘苦自得。
19、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20、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21、处事宜决断。
22、好谈己长只是浅。
23、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24、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5、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26、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27、侍亲以得欢为本。
28、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9、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30、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31、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32、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3、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4、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5、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6、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7、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8、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39、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40、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41、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42、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43、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44、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45、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6、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4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4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4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5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51、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曾国藩36字家训家规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通常是由一 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行为准则,也叫家训。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曾国藩36字家训家规,欢迎大家分享。
志:做人要做第一等人。人生由立志开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圣贤豪杰,无事不可为。凡蒋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恒:有恒断无不成之事。一为坚持,二为专注,三为渐进。于修业则贞之以恒。
专:力气用到点子上。西洋技艺所以卓越古今者,尤其每治一事,处心积虑,不达目的决不止。心越用则越灵,技越推则越巧。
熟:笨功夫也有大收获。熟源于勤, 熟导致精。
裕: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治心当以 “广大” 二字为药。局量太小,不足以任天下之大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胸怀宽广,气量宏大。一笑即可了之。
静:不动更能掌握主动权。*克己,*反思。静能生动,更能制动。非静无以成学,非学无以成才,宁静已以致远。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
淡:品位好人生的真谛。自视常若*淡无奇,则成大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能文不求名。
暇: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事物运动的节奏讲究一张一弛。暇谋:核心人物越是身处危险,越要脱去恐惧的悲观心态,气定神闲,要以四两压千斤,安定人心。
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从心态上进行放松,是松字决的最高境界。大事抓紧,小事放松。理财:来的松,销的旺。
明:眼越明,心越亮。凡办大事,以见识为主,才能为辅。人贵自知,自知则明。深明大义,晓明大体。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事前易暗,事后易明。人才以陶冶而成,以勉强磨砺而生。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知人之道,总须多看几次,亲加观察,方得其大概。由谦,勤而生明。五到者: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四多者:多看,多做,多问,多想。
实:靠岸 “认真” 二字大天下。脚踏实地,从浅处,实处着手,事业才能可大可久。以朴实为根本,培植根基,而后再讲权变,方能无虞。用人当用朴实可靠之人,对于成大事者而言,用人不慎,必败无疑。天下事当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凡事都非一触可就,都要经过不断累积,由小而大的过程。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
硬:真豪杰从不轻言放弃。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吾惟尽一分心做一日事,至于成败,则不复计较。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天下事焉能尽如人意,古来成大事者,半是天缘凑泊,半是勉强迁就。人贵自强,求人不如求己。凡危急之际,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硬字,既包含着坚持不懈的拼劲,也包含者忍辱负重的意味。
俭:好东西都得省着用。对一国统治者而言,一身节俭,则上行下效,举国节俭,如此则国用日足,国力日强。持身俭,则自尊自立,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坠。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局高不败。历览有国有家之败,皆由骄奢所致。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可成大器。戒奢要从苗头开始,而不是等待以成*惯再行改变,那就是极为困难了。
重:稳当从容,可当大事。君子不重则不威。“整齐严肃” 是重字的根本内容,稳重行事,有胜无败。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 次求变化。厚重是贵相,轻薄之人不可用。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盘,若要看条理, 全在语言中,相貌与谈吐相结合。
廉:护官之符。清, 勤,慎,为居官三鉴。保持廉洁,必能服众。人为财死,少贪少祸。行大事者,不尚小廉。养廉之法,全得一俭字。
勤:勤奋是人生第一要义。勤政是居官首务。从一个人的勤奋程度,便可以预知他能成多大的事。勤奋之道,精力虽止八分,却要用到十分,权势虽有十分,只可使出五分。办大事者,在内贵有志气,在外贵得人心。由勤生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并行。家之兴衰,人之穷通,皆于勤惰卜之。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勤的过头,也将适得其反。
慎:多一分谨慎,多一分胜算。如果由慎而惧,胆子越来越小,恐怕就什么事也办不了了。心存畏慎,居高不败。慎字,即有所畏之意,有所畏惧,办事就会认真不苟,必深思熟虑而后行,有所畏,则无论何时都不会自满骄傲,不致因骄而败。居高位而不败之法,只有谦虚谨慎也。祸从口出,立言宜慎。
害:易得罪人,易傲,易欺,易败。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以慎治骄,立于不败。勤字所以医惰, 慎字所以医骄。
忠:办大事要树立好品牌。事上以忠,办公事须如己事。忠字是升迁晋职的必由之路,也是名垂千史的不二法门。
仁:紧紧抓住人心。用恩莫如仁,用威莫如礼。推己及人,多替别人着想,仁也。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就要以礼服人。用兵以得人心为第一要义。带兵如父兄带子弟一语,最为仁慈贴切。要做到仁,就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符合礼的要求。救济灾民,是乃仁术也。
诚:言而无信,则一钱不值。无论勤字,慎字,必须以诚为本,才会有用武之地。至诚不欺,英雄基业。诚,专心纯一,不欺。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以诚换诚,无人不诚。一语失言,就会招致别人的不信任。即使少数人不以诚待己,也终会遭到舆论的谴责,使之醒悟。鄙意用兵之道,最贵自立,不贵求人。 驱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敬:赢得上进的空间。自敬方能自尊,敬亲方能齐家,敬人方能使人敬己,敬业方能事业有成。欲人敬己,必先自敬。吾辈读书惟敬字,恒字二端,是彻始彻终工夫。在不自足的驱使下,不断更上一层楼。贤者敬而贵之,不肖者敬而远之。
恕:多想坏人,不如多想好人。有了恕,就有了强大的人格凝聚力,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以爱己之心爱人,在人际交往中,应当承认尊重彼此之间的个性差异,求大同, 存小异,宽以待人。恕, 要求宽以待人, 不可求全责备,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恕,眼光远一些,胸襟阔一些。凡事让一步,留人余地,留挤己方便。容人之短,与人为善。**之美不**之恶。以德报怨,化敌为友。受欺不受欺,全在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尖刻待人会招祸,恕则可免祸。
和:和能生威,用和打造团队精神。一个集体或团队齐心协力之和,是成功的基本。和之不和,私仇不入公门。和不是凑合,不能为了和而放弃原则,做好好先生。言教不如身教。
谦: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谦字的实质是卑己高人,以足为不足,永远不自足,始终给自己留下追求的空间,不断进取。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谦以自持,严以驱下。谦虚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人生谋略。天下无穷进境,多以不自足二字作出。有成之时, 谨尊 “花未全开月未圆”。谦亦有度,过谦则*伪。谦本来是尊重他人,最终也获得他人大尊重。谦虚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过低贬低自己。不能过谦,过谦则下无敬畏之心。防止过谦的方法,是用实,诚二字加以纠正。
挺:坚忍支撑,可建非常之业。挺身入局,敢于担当,才有成事希望。自古以来,局外之议论,不谅局中之艰难。世上的事能不能胜,就看你挺不挺的住, 危急时刻,要坚持住。
辣:莫因仁慈而误大事。眼明手辣,其精义是简单有效,干净利落。以严为师,欲正人,先正己。慎独。出了问题,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自己有没有过错,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难能可贵。 治家贵严, 严父多孝子。细思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事,广收,慎用, 勤教,严绳。督责者,商鞅立木之法, 孙子斩美人之意, 所谓千金在前,猛虎在后。表彰一个人时,宜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批评就是在私下里单独进行。
变:成大事者, 应适时求变。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古人用兵,最贵变化莫测。慎变,吾因小利小害而轻易变化。居高位之道,不与,不终,不胜。成事的正道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而把成功寄托与奇谋险略,天助我也,很少有不失败的。
悔:不怕揭开自己的短处。悔,知缺补缺。悔字与谦字相因,即以虚怀若谷的姿态视察纠正自己的不足。自知之明比先有自知之勇,这是悔字的'发端。多与怨恨你的人交往,因为他们对你的过错最敏感,也最能予以无情的抨击指摘。曾国藩的两悔:制怒,泯忌。迁善改过,悔字调整人生。知地之大而我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奇之境,当让以守其雌,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半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持,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知是天地宽, 贪得宇宙窄。
耐:坚持定能胜利。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没有一份耐心,如何过得。曾国藩将耐字分为:耐冷,耐苦,耐劳,耐闲。遇到难办之事,一定要冷静,沉着,稳大稳扎。学问来自一点一滴的积累,不可速求, 要如愚公移山。
缓:事缓乃圆,好从慢处来。曾国藩办事不求速成,治兵也不愿速进。曾国藩办事喜欢从长远考虑,稳中求成。
滑:不愿做的事更要做。迷人之迷,其觉也易,明人之迷,其觉也难。由滑而奸,取祸之道。
展:化大事为小事。将难办之事搁置起来,留待最佳时机解决,使之更加完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浑:由聪明变为糊涂。藏锋觅迹, 不过于显露,方不至招人嫉恨,做事不要棱角分明,而是留有充分的余地,方能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好露不浑,天之所恶。天道有三恶:天道嫉巧,天道嫉盈,天道嫉贰。
盈:是骄傲自满,做事太过之意。贰:反复无常,言而无信。察见渊中鱼者,不祥。锋芒毕露,为当权者所嫉,亦为同事所嫉,前者担心有人争权,后者出于嫉妒。意不可说尽,势不可用尽。浑字是收敛才华,积累才华,进而显露才华。浑不是一味含而不露,一个人的才能如果不显露出来,无人知道,恐怕只能浪费了,问题是要把握机会,知道什么时候显露,露到什么程度,都因情况而异,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一般情况下不要露,也不能一次合盘托出,露出底细。
忍:能忍人方能胜人。忍字第一义:要求具有超强的自制力,此为修身忍。忍字第二义:要求有容人之量,于人为恕,于己为忍,此为处事忍。忍字第三义:要求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为达到目的不惜牺牲一切,此为战术忍。忍字第四义:当断则断,不留后患。忍的张力,退一步海阔天空。为官,第一贵忍辱耐烦,次则贵得人和。长傲,多言为二弊。忍是取势,得意须想着失意,进身须掂量退步。忍的和力,与人脸面,与己方便。忍的毅力:忍到最后才是真工夫。
退:退一步,进两步。急流勇退,保全末路。盛时常做衰时想,上场当做下场时。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不以得之而喜,不以失之而悲。急流勇退要求当事人舍得放弃名和利的诱惑,安于淡薄宁静的生活,还要求当事人退下来之前,先为自己找好安身之地,未雨绸缪。
圆:不妨多转几个圈圈。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待人光有真心诚意是不够的,表现诚意才是最重要的。写字先求圆润,次求敏捷。举止留心一重字,行文留心一圆字。
曾国藩家训励志名言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励志名言都不陌生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曾国藩家训励志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1、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2、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3、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4、人不可无缺陷。
5、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6、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7、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8、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9、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10、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13、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14、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15、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18、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9、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20、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21、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22、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3、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24、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25、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26、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27、勿过多怜悯。
28、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29、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30、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31、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32、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33、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34、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35、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36、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37、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38、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39、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40、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41、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42、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43、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44、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45、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46、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47、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48、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49、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曾国藩家训及译文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曾国藩家训及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①:“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②?若志在穷经③,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④。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⑤,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⑥。万不可以兼营并鹜⑦,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⑧,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节录自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注释
①谚:长期流传下来文词固定的常言。
②嗜:喜爱,爱好。
③穷:推究到极点。
④制义: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
⑤古文: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
⑥试帖:唐以来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诗歌体裁。多用五言六韵,有一定的程式。
⑦鹜(w`u):乱跑,心志不专一。
⑧极言:把话说到深处。
译文
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是一个“专”字而已。常言道:“技能多并不能维持一个人的生计”,说的就是技艺要专的道理。我掘井很多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的过失在起作用。各位弟弟无论如何都应当致力于专深一门学业,如九弟立志练书法,也不必完全抛弃其他方面。只是每天练*字帖之时,决不可不提精神,随时随事,均可接触体会。至于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究竟有专一门学业的爱好没有。如有志于探寻古代经典之学,就必须专守一经;如有志于作八股文,就必须专读一个人的文稿;如有志于作古文,就必须阅看一家的文集。作各种体裁的诗词也是如此,作应付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也是如此。千万不可以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心志不专,如果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则必定一无所成。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你们写信给我,对于各人专守之学业,务必详细写明;而且须向我详细询问到深处,文字多篇幅长也不要紧。以使我读了你们的信后,就可以知道你们的志向见识如何。凡是专攻一门学业的人,必定有所心得体会,也必定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各位弟弟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告诉我,让我与你们共同欣赏;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共同分析。
拓展: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劳则神钦。
7、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8、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9、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0、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11、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2、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长进全在受挫**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3、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5、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16、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17、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18、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19、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20、修身十二条:
①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②*:每日不拘何时,*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③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④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⑤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⑥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⑦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⑧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⑨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⑩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⑾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⑿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家训中的经典名言佳句摘抄
《曾国藩家训》是2006年12月1日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成晓军,唐兆梅整理所得。本书主要从为人处世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曾氏家训和家书等内容,是一本非常有史学价值的书籍。本文摘取的'是《曾国藩家训》中的经典名言佳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1、甘苦自得。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15、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人德八本:“*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2、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4、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35、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6、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37、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8、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39、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40、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41、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42、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43、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4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4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46、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4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4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4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1.弟若能谨守星冈公之八字,三不信,又谨记愚兄之去骄去情,则家中子弟日趋于恭谨而不自觉矣。——《曾国藩家书》
2.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3.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4.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强自立做出
5.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曾国藩家书》
6.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
7.不怨不允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地长得万丈高
8.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9.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10.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11.吾生*长进全在受挫*之时务须咬牙厉志
12.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曾国藩家书》
13.文人一般自命不凡言辞过激几乎是通病人在年轻易于高亢原因在于未历世事不识深浅具体事情办得少对于人心的复杂和事情的繁琐少亲身体验
14.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15.办大事者,以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16.人德八本:“*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17.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18.要想做愚公必先事理明白要想柔弱处世必须有强者基础
19.至于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曾国藩家书》
20.吾生*长进,全在受挫*之时,务须咬牙厉志。
21.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22.富贵功名都是人世间的虚荣只有胸襟宽广才是真正使人受益
23.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4.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强自立做出。
25.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6.天地万事万物的规律是刚柔并济为国家大事为公众的事要刚强争名逐利应当谦虚退让
27.君子不恃千万人之谀颂,而畏一二有识之窃笑。——《曾国藩家书》
28.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9.所读之书,句句皆切身之要药。
30.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31.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32.凡是说话写东西讨厌别人俗气嫌弃别人鄙陋议论别人缺点揭发别人隐私都是骄傲的表现
33.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34.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35.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6.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靡俗不交,*不入,可以立身。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见善必行,闻过必改,可以畜德。
37.不怨不允,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地长得万丈高。
38.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3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40.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 恩; ③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 人之长; 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 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 居半,天意居半。
41.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2.先哲称利不什不变法,吾谓人不什不易旧。
43.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4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堕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45.大抵看书与读书,须划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读书宜精宜熟。
46.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47.曾国藩九不交道不同不交,谀人者不交,恩怨颠倒全无性情者不交,不孝不悌者不交,愚人不交,构怨伤心落井下石者不交,好占便宜者,德薄者不交,忘恩负义者不交。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8.无故而尤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
49.增强自身的道德才干埋头苦干在事业中获得成就用不着妒忌别人打击别人
50.今日而言治术,则莫若综核名实;今日而言学术,则莫若取笃实践履之士。
51.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如落。凶字如冬,万物初调。——《曾国藩家书》
好的家风是什么样子呢?
我觉得,是成年后忆起童年,只觉心下欢喜、如沐春风,每一帧回忆,都让人觉得幸福,让人觉得没有辜负光阴,让人心生满满的自豪感。
小时候,我是依偎在奶奶身旁的留守儿童,小小年纪的我,不满十岁就学会了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甚至插秧、割稻谷,也都不在话下。
可我从来不觉得辛苦,不觉得悲伤。
因为奶奶不只是教会我规矩和劳动,她还给了我这世上最质朴和宽厚的爱,她教我做一个好人,也教我做一个勇敢的人。
她经常在剥茶籽壳的时候给我讲故事,让我猜谜语,在我心里种下温暖向上的种子。以致于我现在回忆起那些劳动的时光,心里只有满满的幸福,属于孩子最渴望的那种幸福。
她督促我学*,要求我按时完成作业,但不准我在黄昏边看书,因为那个时段光线不好,容易伤眼。
她心中充满大爱,为人热情大方,但又克制谦让。每每碰见人家需要帮助,一定毫不犹豫施以援手;若是碰见人家在聊八卦,则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那些年,奶奶教会我,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对我来说,那就是我所接收到的,最好的家风。
我们今天谈家风,最值得学*的,大概是“资质*庸”的曾国藩先生,留下的那些至理名言。
曾国藩说:“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一个家族的兴旺,必然需要良好的家风,而好的家风,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去传承。
家风正,才能世代相传,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正能量体系,让更多的人拥有更好的价值观、人生观。
著名心学大师王阳明,就生活在一个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他的祖父王伦,一个极其和蔼可亲的人,世人评价他是和陶渊明一般的人物。
王伦不仅博学多才、性情恬淡,他对自己的儿子王华也是教导有方,致力于将儿子教导为道德完人。相传王华在河边捡到一袋金子,便在河边坐了一天等失主,当失主酬谢他时,他只说:“如果我贪图报酬,就不会在这里等你了”。
王阳明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一生勤勉好学,手不释卷,晚年更是弟子和追随者众多。
就连曾国藩都评价他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好的家风,才能为家庭凝聚起源源不断的能量,塑造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朱子治家格言:“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生活奢靡容易消磨人的斗志,勤俭节约却能使人奋发向上。
上学时有个同学,家里很有钱,但是他不管是吃穿,还是各种其他消费,都处处显露出质朴。吃饭选食堂,回家搭公交,衣服永远穿校服,课桌总是班里最整齐的那一个。
听说他爸妈对他的学*,要求很严格,但是假期会经常带他去各种博物馆,给他买很多的书籍,他是古龙的忠实粉丝,所有书籍都读过至少一遍。
前阵子,从朋友圈得知,现在的他,已经是中科院毕业的数学博士了。
这样的人,走到这个位置,大概是理所当然的吧。
曾国藩位高权重,但他看不惯京城世家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的*气,只管醉心于自己的事业,一门心思锻炼出最优秀的军队。为了培养家人勤俭节约的品质,他甚至不让子女搬到京城,只让他们住在乡下。
曾国藩的家门口也不挂任何“相府”“侯府”之类的匾,一应从简,就连日常饮食,也总以一荤为主。衣着穿戴则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愣是穿了三十年之久。
他在家书(《曾国藩家书》)中告诫子孙:“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真正的“豪门”,大概就是这样,不需要任何的外物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比起浮华的外表,克制对物质的追求,才能有更多的时间追求内心的充实。
所以,好的家风,一定是教会我们勤俭节约的。
公务再繁忙,曾国藩都会花时间给家人写信,帮弟弟和孩子们改诗文,和他们聊学*、聊生活。
他一辈子笔耕不辍,特别热衷于写东西,文字加起来大概有2000万字。但是曾国藩到底是国之重臣,是要带兵打仗的,那他还能写出这么多文字,可见他是一个极其勤奋的人。
他不光要求自己勤奋,他还要求自己的孩子勤奋。据说他要求儿子曾纪泽: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最后再坐下来读书,并且每天要练1000个字。
在曾国藩看来,家务事不分男女,儿子扫地、种菜,女儿要做饭、织布,不能随意使唤仆人。
*说,“曾家无一是废人”,曾家6代子孙兴旺了百年,这都是有迹可循、有理可依的。曾国藩的子孙后代,很好的继承了他在家书中提到的那些优秀品质,所以家族得以长久兴盛。
曾国藩在家书中屡次提到:“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杨绛和钱钟书先生也是爱书如命,几次搬家,行李最多的总是书籍,也正因如此,这才养出了爱读书的闺女钱媛。
地铁上有位妈妈和不到四岁的孩子,都在全情投入的,看着自己手中的书。
旁人问:你是怎样劝说你的孩子阅读,而不是玩电子设备呢?
妈妈答:孩子们不听我们的,他们模仿我们。
读书,总是这世上投入最少、收获却最多的事,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孩子爱上阅读,如果你也想树起良好的家风,不如就让自己从阅读《曾国藩全书》开始吧。
在这本书里,我们能看到圣人是如何勤勉克己,又如何用行动,影响一代又一代的*。
1、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这是曾国藩送别曾国荃时候的一句诗,是为的就是告诫自己的兄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修身养性。
2、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事情大多因为匆忙着急缺少思考而没能做成,做成了的事都是取决于成熟稳重的想法所致。遇事需冷静是一切的前提。
3、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留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
4、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没有一劳永逸的东西,所以一直能获得长久利益的事情不要做,因为那可能是骗局,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别人都想去的地方不要前去,因为那里有可能有危险,《论语》中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5、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不要当众点明别人的缺点而隐藏自己的不足,夸奖自己的优点却去嫉妒别人的长处。此所谓浅陋之人,众人皆不愿与之共伍!如汉高祖刘邦问韩信:“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答道:“陛下不过能带十万士兵而已。”刘邦又问:“那么对于你来说呢?”韩信回答道:“越多越好。”后来韩信被杀,并不是不无道理。
6、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错误而否定他的闪光点,不要因为一点怨言而忘记别人曾赋予的恩惠。所以看人要从整体出发,不要因为局部的瑕疵而全盘否定,更不要以貌取人。《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思即是爱一人但是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但是了解他的优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待人接物时要抱有一颗公正客观的态度。
7、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将利益与他人共享,他人心存感激,就不会背叛你,所以说“轻财足以聚人”。律己甚严,使他人心生敬意,自然就肯服从你了。欲得人才而善用之,首先要有容人的雅量。凡事带头去做,才足以领导他人。
8、傲人不如者必浅人,人不肖者必小人。
高傲的人总感觉别人不如自己,那么他太浅陋了,不孝顺老人的人一定是小人。
9、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事情多么简单,与疑心之人交往,也将变得复杂;前景多么美好,与贪利之人合作,终将不欢而散。
10、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人是否邪正主要观察他的眼鼻,眼神飘忽不定可能就有问题,鼻梁正与不正。嘴唇后与薄,气慨的大与小,精气神决定其富不富贵。
曾国藩家训中的古诗
曾国藩家训名言
曾国藩家训语录
曾国藩名言家训16字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语录
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警句
曾国藩家风的古诗
增国藩名言家训
赞曾国藩的古诗
曾国藩格言
曾国藩家风名言
清曾国藩的古诗
曾国藩家书名句
曾国藩家书名言
清曾国藩写的古诗
曾国藩语录
曾国藩的名句
曾国藩诗句
曾国藩家教名言
曾国藩的诗词
曾国藩名句
曾国藩的名言
曾国藩名言
曾国藩的古诗词
曾国藩读书的古诗
曾国藩家书经典名句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录
曾国藩语录400句
曾国藩家书名句赏析
评价曾国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