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曾国藩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曾国藩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曾国藩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赞曾国藩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曾国藩,是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评价他说:"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博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进惧倾记。愚于*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3、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7、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8、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9、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10、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1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2、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13、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4、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15、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1.这些年来与官场内部以及与绿营的争斗,其实都是一种有隅之方,有声之音,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不是这样的,它要做到全无形迹之嫌,全无斧凿之工。”——这是在唐明浩先生的书里找到的
2.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3.家有万金,不如进德修业可靠
4.人之质由于天生就有本性难改唯有读书可以改变★★★→→→曾国藩
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6.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
7.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8.家业之兴在于“勤”“敬”二字。
9.能“勤”能“敬”,虽在乱世,亦
10.有兴旺气象,能“勤”能“敬”,
11.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曾国藩
12.这是曾国藩对他弟弟增国荃说的
13.山不能为大匠别生奇术,天亦不能为贤主更生异人!!!
14.苟能读书者,则无地不可。
15.框扶社稷,功高盖世!
16.一日无进境,则日日渐退矣!
17.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18.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藩
1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曾国藩
20.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21.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22.谦则不招人忌,恭则不招人侮。--曾国藩
23.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曾国藩
24.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曾国藩
25.凡事皆贵专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曾国藩
26.诚则金石所穿。--曾国藩
27.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曾国藩
28.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曾国藩
29.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30.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31.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32.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33.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3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3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36.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3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3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3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4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41.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4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43.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44.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45.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4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47.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48.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49.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50.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51.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曾国藩语录
⊙【简朴惜福】
身体真正的需求其实很简单,食能果腹、衣能御寒,它就能一心一意地为你工作。而贪欲则会使心灵迷失方向,使身体负累前行,使福泽望而却步。
⊙【居官不过偶然之事】
在官本位的社会中,人人孜孜以求权力。然而,权力最大的特点是乔本之貌、草本其质。万象葳蕤之时,攀附之株很容易借以登高而显赫,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然而,秋风一至,草高易倒,到那时,自身不保,藤蔓哪能扶得起来?
⊙【不劳而获,鬼神不许】
正所谓穷也勤,勤能致富;富也勤,勤能与福相称。
⊙【知足天地宽】
心胸狭隘的人,短缺的时候恨没有,有了之后怕失去。于是,所有的人都会变成他的敌人,整个世界也变得凶险逼仄。
心胸真正宽阔的人,容得下丰盈,也容得下短缺。
对富者,乐见其富;对贫者,祝其脱贫。
容不下别人,其实是与自己作对。心中装得下山河大地,才能真正幸福快乐。
⊙【过谦*于伪】
谦虚是美德。但人之谦虚系出于至诚之心,是为避免取得高于自己实际的名声和地位。以此观之,非出本心的谦虚都是别有用心。
⊙【过善便是罪】
有时候狠心才是真爱。想教人游泳,先把他扔进水里;想育人成材,先让他经历风雨。
⊙【善藏锋者为利器】
善藏锋者为利器。善露者,如黔之驴,声势骇人,再而*,三而庸,终被吃掉;善藏者,如晋军示弱,退避三舍,终于一举歼敌。
善于藏锋,并不是不思进取、甘于*庸,而是一种姿态、一种智慧、一种力量的积蓄。当机遇没有到来时,韬光养晦、静观事变。
⊙【君子之志,玉韫珠藏】
志向虽高远,却是深深扎于地下的根脉;禀性虽然勇毅,却是根脉中流淌的血液。根脉发达,并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做好准备,默默地等待春天的到来。阳光雨露一至,便一发冲天,势不可遏。
虚名是一味毒药,它诱使你痴迷于将自己的志向拿来做根雕,一时的鲜花与掌声过后,却要用一生去品味遗憾。
⊙【浑含不仅为了自保】
浑含,不是浑然无觉、不分黑白。而是人间清浊,了然于胸,却也包容于胸。
这个世界是需要灰色地带的,强分黑白、激扬臧否,往往适得其反,恶意恶行愈演愈烈。保持内心的清明,保持独立的判断,以更为智慧圆融的方式去理性地 看待和解决问题,是社会改良与进步的基础。这是老子所谓“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汉书》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胡适所谓“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外圆内方】
天性灵敏,是上天赐予的珍贵礼物。善于运用的人,能将其作为提升修养和追求事业的利器;而运用不当,则会成为引起灾祸的源头。
以精明自夸,处处精于计算、人前显摆,无异于将自己置于不义之地,一旦失措,便无人相助。
基因再优良的种子,不去施肥、浇水、除虫、去草,最终也与杂草无异。反之,对天赋才智异常珍惜,不露锋芒,不事事攀比,名利之前让一时、退一步,并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加强生活中的学*和历练,精明才能升华为智慧,人格才会熠熠生辉。
⊙【留有余地】
人心难测。为人处世,不要把事做满、把话说满,而要留下足够的回旋余地。
⊙【顺应时势】
智者做事,既善于埋头拉车,更善于抬头看路。顺应时势,事半功倍;逆天而动,劳而无功。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时”也。
⊙【正道而行,自然吉星高照】
什么是运气?身正心净,敬业爱人,内心自然萦绕一团祥瑞之气。人努力,天帮忙,就是好运气。反之,内心阴暗,时时想着不劳而获,阴损之气遮蔽灵明,坏的运气就会不请自来。
⊙【悔何以免灾】
悔,不是追悔、也不是懊恼。做事遇到挫折,在心里跟自己斗气,不但不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影响对下一步局势的判断,错失下一个机会。
悔是人之常情,关键是对待它的态度。
知道错误所在,摈弃懊悔,忘掉非议,静下心来,默默分析,从中吸取教训,化作经验。于是,之前的坏结果就会成为下一个好结果可以凭借的资源。因此,对于悔,正确的态度是:检点它、改正它、转化它,然后,忘掉它!
有论者甚至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曾国藩是*传统文化的化身。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传统文化的大成。因此曾国藩名言值得一读。
1、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2、 特患业之不精耳。
3、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4、 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5、 须先立坚卓之志。(摘自:经典语录)
6、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7、 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8、 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9、 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10、 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1、 无好小利。
12、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3、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4、 无好小利。
15、 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6、 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7、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8、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19、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0、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1、 受挫**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22、 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23、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24、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25、 胸怀广大,须从*淡二字用功。
26、 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27、 对人对事对天地,多敬三分;心中装着别人,时时利他,宽容大度--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学*靠拢的。
28、 人生在世,怎么做人很重要,事关自己,事关家庭,事关后代。曾国藩把做人之道概括为“敬恕”两个字。
29、 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30、 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31、 人以气为主。
32、 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33、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34、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35、 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36、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37、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的诗_诗词诗句_名言名句赏析
38、 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39、 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40、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41、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42、 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43、 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44、 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45、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46、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47、 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8、 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49、 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1、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2、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3、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4、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5、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6、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7、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8、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9、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之。
10、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11、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12、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13、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
14、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15、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16、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17、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18、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19、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20、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21、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22、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23、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经典语录Fuhaoku.com)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24、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25、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26、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27、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28、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29、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30、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曾国藩名言
1、绮语背道,杂学乱性。——曾国藩
2、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曾国藩
3、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曾国藩
4、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曾国藩
5、越自尊大,越见器小。——曾国藩
6、事以急败,思因缓得。——曾国藩
7、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曾国藩
8、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曾国藩
10、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1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曾国藩
12、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国藩
13、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
14、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曾国藩
15、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曾国藩
1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曾国藩
1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曾国藩
18、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曾国藩
1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曾国藩
20、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曾国藩
2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曾国藩
22、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曾国藩
2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曾国藩
2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曾国藩
25、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曾国藩
26、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曾国藩
27、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曾国藩
28、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曾国藩
29、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国藩
30、姑息必成大忍,面誉必至背非。——曾国藩
曾国藩名言名句
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3、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7、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9、知足天地宽。
10、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11、广其识则天下大。
12、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3、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14、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5、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6、胸怀广大,须从*淡二字用功。
17、家和则福自生。
18、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9、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20、禁大言以务实。
2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2、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23、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4、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25、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2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27、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28、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9、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0、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的*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劳则不佚,谦者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31、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32、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33、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4、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35、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3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37、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38、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39、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则难望有成。
40、受挫**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41、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42、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心。
43、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44、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45、人生莫惧少年贫。
46、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47、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48、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49、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50、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1.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4.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6.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7.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8.轻财足以聚人,律已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9.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非明乎性 情,察乎流俗者,孰能知之?
10.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11.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1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3.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4.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15.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6.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痛莫大于不闻,过莫大于不知耻。
17.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诈者,祸之始。
18.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19.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0.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21.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22.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23.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24.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5.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26.凡言兼众长者皆其一无所长者也凡是说兼采众长的人都是一无所长的人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7.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28.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29.天下第一好事,莫如诱人为善。圣贤所以为圣贤,只是欲引天下后世之人皆入于善。
3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
31.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32.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3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4.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35.无故而尤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
36.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37.吾生*长进,全在受挫**之时,务须咬牙厉志。
38.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39.胸怀广大,须从*淡二字用功。
40.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1.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42.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3.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44.《记》云:“君子庄敬自强。”我日日安肆,日日衰薾,欲其强,得乎?
45.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46.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47.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48.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49.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强自立做出。
50.君子贵通 天下 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51.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励志语录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语录的情形吧,语录是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那么你所知道的语录都是什么样子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曾国藩励志语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3、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4、有其功,必有其效。
5、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6、人见其*,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7、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心。
8、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10、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1、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3、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4、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15、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16、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17、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18、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19、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20、小仁者,大仁之贼。
21、人生适意之时不可多得。弟现在颇称适意,不可错过时会,当尽心竭力,做成一个局面。
22、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23、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24、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5、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26、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7、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28、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29、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30、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31、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2、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33、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34、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35、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36、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37、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8、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39、吾因本性倔强,渐*于愎,不知不觉做出许多不恕之事,说出许多不恕之话,至今愧耻无已。
40、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41、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42、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43、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44、受挫**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45、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46、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而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47、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48、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49、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1、宁人负我,我勿负人;宽以待人,容人之短。
2、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3、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4、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5、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6、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7、静则生明,动则多咎,自然之理也。
8、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9、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竞成。
10、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1、天下事总是在局外呐喊无益,必须躬身入局。
12、谦虚谨慎,好学穷理;满则招损,谦者受益。
13、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14、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15、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16、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
17、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8、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19、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20、推心置腹,言而有信;精诚所至,始终如一。
21、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22、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23、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4、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25、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26、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27、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28、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29、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30、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
31、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2、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33、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34、化危为夷,缓解矛盾;以滑化险,急中生智。
35、莫怕寒村,莫怕悭吝,莫贪大方,莫贪豪爽。
36、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37、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38、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劳则神钦。
39、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40、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41、刻苦求进,勤学善思;懒惰误己,勤奋兴财。
42、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43、人之所资,须自挣而勿待人予。成大事者须善用时机,借梯而上。
44、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忍气静心,*息愤争。
45、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6、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47、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48、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49、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50、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51、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