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全神贯注的古诗

关于形容人全神贯注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人全神贯注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人全神贯注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人全神贯注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1) 语录(2) 说说(2) 名言(3k+) 诗词(279) 祝福(8k+) 心语(768)

  • 《全神贯注》优秀的说课稿

  • 优秀
  • 《全神贯注》优秀的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全神贯注》优秀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全神贯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计及理念、教学流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由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组成,这四篇课文都是讲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就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并进行不懈的追求。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并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全神贯注》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邀请挚友芡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时,突然对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满,就全神贯注地修改起了作品,差点把芡威格锁在工作室的事。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内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全神贯注的精神,培养一丝不苟的作风。

      2、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本课6个生字。

      3、能力目标: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并初步学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并学*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高段,正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主动进行探究性学*的最佳时期,这也是课标的要求。四年级的学生虽然接触过不少写人的课文,但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技能还不够熟练。而本篇课文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生动传神,是一篇非常典型的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好课文。

      三、教学设计及理念:

      基于研究性学*理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根据以上教学理念,我采用研读教学模式,让学生按照“自读准备、默读探究、选读研讨、品读拓展”的略读课文的学*方法来自主学*。以读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的内容,在研究交流当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任务。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体现新理念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教师引导、参与和合作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的课堂。

      四、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揭示课题,回顾略读课文的学法。

      “全神贯注”这个词的含义,对小学生来说还是很抽象的,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采用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方法来揭题,问他们: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学*或做事时特别投入,特别专注的时候?学生有的说: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我看书的时候,身边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影响到我。还有的学生说:我特别喜欢画画,有一次大概画画太认真了,连妈妈回来了都不知道。于是我顺势告诉孩子们,这就叫“全神贯注”,你们认为在学*和做事的时候,全神贯注重要吗?就这样在同学们热热闹闹的交流中揭示了课题,明确了本课的`学*重点,为本课难点的突破作了很好的铺垫。然后一起回忆略读课文的学*方法,看本课文前引言一起制定本课的学*目标。

      第二板块:研究学*,完成本课学*目标。

      这一大板块学生是按“自读准备、默读探究、选读研讨、品读拓展”四大环节来学*的。

      下面我说一下每一环节学生制定的学*目标。

      一、自读准备:自读课文,弄懂本课的生字词,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

      二、默读探究:默读课文,勾画文中反映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理解。

      三、选读研讨:四人小组讨论学*结果,再全班研讨交流。

      四、品读拓展:再读一遍课文,谈收获(两方面的,读文后的感受和写法上的收获)

      第三板块:拓展训练,提高写作技能。

      当场来创造一个情景,表演一个全神贯注学*的人,其他同学要运用恰当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和适当的比喻联想把全神贯注学*的这位同学的样子描写出来。

      一、说教材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本篇是本组教材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作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文中通过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本组教材训练的重点是通过学*课文对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式。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是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及本课重难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二、说教法

      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重点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把握好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即关注“导读);二是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本课教学设计上我选择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并从中穿插了想象说话、感情朗读、拓展延伸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三、说学法

      “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阅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产生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这就是本课学生所要采用的最主要的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略读课文不要求对文本进行“细嚼慢咽”,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与主题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交流感受显得更为重要。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板块。

      一、初读:复*导入,了解课文大意

      1、师引读:通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的学*,我们一起感受到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今天我们学*《全神贯注》,又会让我们感受到法国大雕塑家罗丹的什么可贵精神呢? 出示课题,说说“全神贯注”的意思。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故事的内容。)

      设计意图: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人的认识规律可以表述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为此,阅读一篇课文首先要先弄清它写的“是什么”,再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最后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因而教学一开始先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且要求学生把话说得简洁一些,这样就落实了“课标”中“粗知文章大意”的略读要求。

      二、细读:略中求精,聚焦“全神贯注”

      1、抓住要点:仔细阅读课文,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请把这些句子画下来,并读一读。

      2、领悟写法:再细读刚才画的句子,体会作者通过描写罗丹的什么来写出他的“全神贯注”的?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线条画出描写罗丹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并反复朗读、体会。

      从这些语言、神态、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通过人物言行、动作描写写出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想象说话: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罗丹?如果这时候你就在他身边,你会想些什么?

    [阅读全文]...

2022-03-18 07:54:16
  • 形容全神贯注的词句子

  • 优美
  • 写一个描写战争的句子,用上全神贯注

    这个词

    写一个描写战争的句子,用上全神贯注

    这个词解答可以写成:高地上的战士全神贯注地盯着鬼子前进的方向。

    聚精会神、敛声屏气、目不斜视、屏气凝神、心无二用等。

    1、聚精会神【解释】:会:集中。

    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

    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出自】: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译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

    2、敛声屏气【解释】:敛:收入束;屏:抑止。

    抑制语声和呼吸。

    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个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

    ”【译文】:这些人个个都畏惧、小心的样子,这个人是谁,这样放诞无礼。

    3、目不斜视【解释】:眼睛不偷看旁边。

    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译文】:古代的圣王有胎教的方法,怀孕三个月,从居住在别宫,眼睛不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声音滋味,以礼节的。

    4、屏气凝神【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出自】:孔子·战国《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译文】: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住呼吸似乎不息的人。

    5、心无二用【解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出自】:汉·桓谭《新论·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译文】: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间都成,虽然坚持规矩的心,回烧红的铁条去的手工具,而不成功的人,由心不能同时使用,那手不同时作用。

    1、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

    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

    ”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2、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旦粻测救爻嚼诧楔超盲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反义词:漫不经心、心不在焉、六神无主。

    *义词:屏气凝神、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一、漫不经心白话释义: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也说漫不经意。

    朝代:明作者:朱国祯出处:《诵幢小品·存问》:“有司漫不经心。

    ”翻译:有很多人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二、心不在焉白话释义:心不在这里。

    指思想不集中。

    朝代:西汉作者:戴圣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

    ”翻译:思想不集中,看到了也仿佛没看到一样。

    三、六神无主白话释义:形容心慌意乱,没有主意。

    六神:道教指所谓主宰*的心、肺、肝、肾、脾、胆等六脏的神灵。

    朝代:明作者:冯梦龙出处:《醒世恒言》:“吓得知县已六神无主;还有甚心肠去吃酒。

    ”翻译:吓得知县已经心慌意乱,没有主意,还有什么心思想着去吃酒呢。

    四、屏气凝神白话释义:指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朝代:清作者:刘鹗出处:《老残游记》第二回:“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翻译:满园子的人都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没有人敢多动一下。

    五、聚精会神白话释义: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

    后用来形容集中精神,专心一意。

    朝代:汉作者:王褒出处:《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翻译:集中精神,专心一意,大家都会得到益处。

    [阅读全文]...

2022-07-01 12:30:24
  • 用全神贯注造句子大全 全神贯注怎么造句 全神贯注的意思

  • 全神贯注

    拼音 quán shén guàn zhù

    *义 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反义 漫不经心心不在焉

    来自 叶圣陶《伊和他》:“他指着球里嵌着的花纹,相着伊又相着花纹,全神贯注的,十分喜悦的告诉伊。

    全神贯注造句

    1、姐姐给我和妹妹等人讲一个故事,我们全神贯注的听着姐姐讲的故事。

    2、我们最喜欢上语文课,老师要我们抄笔记,大家个个都全神贯注,认认真真地抄着。

    3、我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4、爸爸全神贯注的看着别人的宝车,自己也想买一辆汽车来。

    5、在奥运会场上,射击手们都全神贯注的盯着射靶,准备着射击。

    6、小摄影师里的摄影师全神贯注的打量着高尔基。

    7、听着不喜欢的歌就不会走神,能够全神贯注的开车。

    8、表哥在全神贯注地看书,我躲在他背后吓了他一大跳。

    9、我看过一部电影,这里面的顺溜全神贯注地盯着那些日本鬼子不放,趁机找机会杀了他们,好为自己的国家报仇。

    10、在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地听课。

    11、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我们要全神贯注地听。

    12、妈妈全神贯注的教我我却不认真学*真是不应该呀!

    13、我在全神贯注地跟爸爸学游泳,但表哥的心早就飞出去了!

    14、他正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15、我全神贯注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着这本我非常珍爱的一本书。

    16、给大多数男人一个全神贯注的聆听者,送大多数女人充足的记事本,他们就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17、看见老师全神贯注的为我们做课件,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

    18、不管我们是从事打乒乓球之类的剧烈运动,或者全神贯注地打桥牌,还是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去树林里漫步,那都无所谓。

    19、上课,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20、我全神贯注的看着他们玩得非常高兴,而我却在默默无闻的在写字。

    21、坐在人生的驾驶室里,全神贯注地望着未来。

    22、难道你觉得学生们都会全神贯注地学*所以不用装修一下天花板么……

    23、越是在忙碌的时候,就越是对细微之处也做到全神贯注。

    24、我们考完试以后一定要全神贯注的去检查试卷。

    25、别人全神贯注的看这位叔叔有没有钱,如果有钱的话就要抢劫。

    26、我看过一部电影,这里面的顺溜全神贯注地盯着那些日本鬼子不放,趁机找机会杀了他们,好为自己的国家报仇。

    27、我们一定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28、同学们都在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只有小罢还在独自在外闲荡。

    29、我在全神贯注地跟爸爸学游泳,但表哥的心早就飞出去了!

    30、我全神贯注的看电视。

    31、爸爸全神贯注地开着车。

    32、我全神贯注的看书。

    [阅读全文]...

2022-06-01 21:27:02
  • 咏柳古诗的意思及注释(古诗解释赏析大全 )

  • 解释
  • 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学*方法:读诗文、解诗题、明诗意、知诗人、悟诗情,这五个方法也是学*古诗词的5个阶段,层层递进。“读诗文”即要熟读诗词原文;“解诗题”即了解诗歌标题的意思,很多古诗从标题中就能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悟诗情”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思念、理想、社会现实、风景等)。《咏柳》.

    咏 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 释

    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诗中碧玉指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 装饰,打扮

    一树: 满树

    绦: 丝带

    似: 好像,如同

    白话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诗人介绍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柳树的咏物诗,从整体到局部,细腻地描绘了柳树的特征。通过对柳的赞美,进一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的创造力。

    《咏柳》这首诗的描写非常生动,特别是对春风的刻画更是形象逼真,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比喻”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作者把柳树比作“碧玉”,把柳枝比作“绿丝绦”,由此引出疑问“谁裁出”,最后,把无形的春风想象成“剪刀”,一环扣一环地展现出春的创造力。

    [阅读全文]...

2022-07-16 00:48:28
  • 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 带花字的诗词

      1、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清·郑板桥《山中雪后》

      2、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3、何不夕引清奏,朝登翠楼,逢花便折,闻胜即游。——唐·李咸用《长歌行》

      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5、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6、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7、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元·贝琼《已酉端午》

      8、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唐·杜甫《曲江二首》

      9、扑花蝴蝶若知人。——宋·欧阳澈《虞美人·玉楼缥缈孤烟际》

      10、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清·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11、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宋·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12、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宋·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13、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宋·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1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15、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16、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宋·李清照《临江仙·梅》

      17、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清·石涛《荷花》

      18、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9、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宋·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20、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2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2、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唐·李白《清*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23、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24、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2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26、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唐·韩偓《梅花》

      27、春庭晓景别,清露花逦迤。——唐·陆龟蒙《春晓》

      28、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宋·苏轼《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29、*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唐·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30、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31、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元·王冕《墨萱图·其一》

      32、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3、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唐·白居易《长恨歌》

      34、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唐·李贺《将进酒·琉璃钟》

      35、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唐·杜甫《登楼》

      36、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3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38、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宋·程颢《郊行即事》

      39、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唐·刘方*《春雪》

      40、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隋·佚名《送别诗》

      4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42、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43、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44、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45、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张旭《桃花溪》

      46、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宋·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47、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清·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48、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49、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唐·元稹《离思五首》

    [阅读全文]...

2022-03-10 05:34:01
  • 端午古诗注音版

  • 端午,文学
  • 端午古诗注音版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古诗注音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和端午》注音版

      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jìng dù shēn bēi qiān zǎi yuān ,

      忠魂一去讵能还。zhōng hún yī qù jù néng huán 。

      国亡身殒今何有,guó wáng shēn yǔn jīn hé yǒu

      只留离骚在世间。zhǐ liú lí sāo zài shì jiān 。

      《和端午》注释

      ⑴竞渡:赛龙舟。

      ⑵讵(jù):岂,表示反问。

      ⑶殒(yǔn):死亡。

      ⑷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人被疏远以后;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迄无定论。《离骚》是*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和端午》简析

      北宋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拓展阅读

      端午节的各种别称

      国画《端阳佳节》。端阳节是端午节的别名之一。也许您还不知道,端午节是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别名最多的一个。每一个名称,都代表了人们对端午这个传统节日的一种独特理解。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入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沈榜宛《杂记》载:“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阅读全文]...

2022-03-08 10:29:50
  • 春行即兴古诗翻译(春行即兴全文和注解)

  •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是一首景物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宜阳,县名,在今河南省西部,洛河中游,即唐代福昌县城。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座落在这里。境内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有兰香神女庙,山中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息后不久。

    “宜阳城下草萋萋”,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接着,一笔便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连昌宫和女几山一带:“涧水东流复向西。”太*时期,登上那武后、玄宗曾走过的“玉真路”,不仅可以观看“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美景,而且也会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现在,这里清冷冷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了。昔日,这里的香竹、古柳、怪柏、苍松,无处不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而今,且莫说那些,就是红颜吐芳的春花,也早已无人欣赏了。“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好任其自开自落罢了!“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这里不仅再也见不到那么多的游人墨客,而且连耕农、樵夫、村姑都不见了。“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啊!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但句句写景,句句含情,却是比较突出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都是一些宜人之景,但是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傅经顺)

    [阅读全文]...

2022-02-12 10:47:54
形容人全神贯注的古诗 - 句子
形容人全神贯注的古诗 - 语录
形容人全神贯注的古诗 - 说说
形容人全神贯注的古诗 - 名言
形容人全神贯注的古诗 - 诗词
形容人全神贯注的古诗 - 祝福
形容人全神贯注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