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句子翻译

关于三峡句子翻译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三峡句子翻译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三峡句子翻译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三峡句子翻译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99) 说说(177) 名言(33) 诗词(3k+) 祝福(3) 心语(5)

  • 《三峡》课文翻译

  • 三峡
  • 《三峡》课文翻译

      三峡全篇只用一百五十五个字,既描写了长江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长江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阔的景象。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三峡》课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一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赏析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写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

      作为描写山水之作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

    [阅读全文]...

2022-07-28 19:12:25
  • 三峡原文以及翻译

  • 三峡,古诗文
  • 三峡原文以及翻译

      三峡原文以及翻译有哪些?《三峡》节选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官员,文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是山水文言文。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三峡原文以及翻译,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书下注释】

      【三峡】:选自《水经注疏》。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466或472—527),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址、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连山,略无阙处】:*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通“缺”。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白帝】: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疾】:快。

      【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飞漱(shù)】:飞泻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zhǔ)引】:接连不断。属:动词,连接。引,延长。

      【巴东】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阅读全文]...

2022-07-10 05:11:55
  • 《三峡》原文及翻译

  • 三峡,古诗文
  • 《三峡》原文及翻译

      《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峡》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三峡(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了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呜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有首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三峡: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西陵峡和巫峡的总称。

      2.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3.*连山,略无阙处:*都是相连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quē),同“缺”,空隙、缺口。

      4.嶂(zhàng):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5.隐:遮蔽。

      6.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7.亭午:正午。亭,正。

      8.夜分:半夜。

      9.曦(xī)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10.夏水襄(xiāng)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襄陵,指水漫上山陵。襄,淹上,漫上。陵,山陵。出自《尚书·尧典》:“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襄,动词,上,冲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11.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12.或:有时。

      13.王命:皇帝的命令。

      14.宣:宣布,传播,传达。

      15.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朝:早晨。白帝: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16.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17.其间:指从白帝城到江陵之间。

      18.千二百里:一千二百里,约合350公里。

      19.虽: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相当于“即使”。

      20.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21.御:驾驭。

      22.不以疾:没有这么快。以,这样。疾,快。

      23.素湍(tuān):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素:白色。湍:急流的水。

      24.绿潭:碧绿的深水。潭:深水。

      2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

      2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极高的山峰。(巘本身就指极高的山峰,此处用绝表强调修饰)

      27.怪柏:形状奇特的柏树。

      28.悬泉: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泉水。悬,悬挂,挂着。

      29.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漱:冲荡。

      30.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茂盛。

      31.良多趣味:的确有很多趣味(趣味无穷)。良:甚,很。

      32..晴初:天刚晴。

      33.霜旦:下霜的早晨,指秋季。

      34.林寒:山林中气候寒冷。

      35.涧肃:山沟里气候清冷。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肃,肃杀,凄寒。

      36.啸:动物拉长声音叫。

      37.属(zhǔ):动词,连接。

    [阅读全文]...

2022-04-29 22:31:09
  • 关于三峡的文言文翻译

  • 三峡
  • 关于三峡的文言文翻译

      《三峡》节选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官员,文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是山水文言文。全篇只用一百五十五个字,既描写了长江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长江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阔的景象。下面是三峡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三峡文言文翻译

      【原文】

      三峡(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了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呜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有首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词句注释

      1.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2.*连山,略无阙处:*都是相连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quē),同“缺”,空隙、缺口。

      3.嶂(zhàng):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4.隐:遮蔽。

      5.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6.亭午:正午。亭,正。

      7.夜分:半夜。

      8.曦(xī)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9.夏水襄(xiāng)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襄陵,指水漫上山陵。襄,淹上,漫上。陵,山陵。出自《尚书·尧典》:“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襄,动词,上,冲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10.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11.沿:顺流而下。

      12.溯:逆流而上。

      13.或:有时。

      14.王命:皇帝的命令。

      15.宣:宣布,传播,传达。

      16.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朝:早晨。白帝: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17.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18.其间:指从白帝城到江陵之间。

      19.千二百里:一千二百里,约合350公里。

      20.虽: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相当于“即使”。

      21.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22.御:驾驭。

      23.不以疾:没有这么快。以,这样。疾,快。

      24.素湍(tuān):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素:白色。湍:急流的水。

      25.绿潭:碧绿的深水。潭:深水。

      26.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27.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极高的山峰。(巘本身就指极高的山峰,此处用绝表强调修饰)

      28.怪柏:形状奇特的柏树。

      29.悬泉: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泉水。悬,悬挂,挂着。

      30.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漱:冲荡。

      31.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茂盛。

      32.良多趣味:的确有很多趣味(趣味无穷)。良:甚,很。

      33..晴初:天刚晴。

      34.霜旦:下霜的早晨,指秋季。

      35.林寒:山林中气候寒冷。

      36.涧肃:山沟里气候清冷。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肃,肃杀,凄寒。

      37.啸:动物拉长声音叫。

    [阅读全文]...

2022-06-14 04:00:37
  • 三峡的翻译和原文

  • 三峡,古诗文
  • 三峡的翻译和原文

      郦道元的《三峡》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选自《水经注》,文中郦道元只用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下面是三峡的翻译和原文,欢迎阅读了解。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一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赏析

      三峡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写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

      作为描写山水之作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

    [阅读全文]...

2022-04-03 06:03:43
  • 三峡古诗原文及翻译(描写三峡美丽的诗句大全)

  • 三峡,美丽
  •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重点字词解释

    1.重岩叠嶂

    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2.夏水襄陵

    襄:上

    3.乘奔御风

    奔:这里指快跑的马

    4.素湍绿潭

    湍:急流

    5.不见曦月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6.每至晴初霜旦

    霜旦:下霜的早晨

    7.飞漱其间

    飞漱:冲刷

    8.属引凄异

    属:连接; 引:延长

    9.或王命急宣

    或:有时

    10.虽乘奔御风

    虽:即使

    11.良多趣味

    良:真,实在

    12.绝巘多生怪柏

    绝巘:极高的山峰

    13.略无阙处

    略:无.毫无; 阙:通“缺”,断开.缺口

    14.自非亭午夜分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15.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二、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阅读全文]...

2022-04-28 04:09:03
  • 三峡郦道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 三峡,古诗文
  • 三峡郦道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在年少学*的日子里,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峡郦道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峡

      南北朝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一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三声凄凉得另人眼泪满衣裳。”

      注释

      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实在,的确,确实。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

      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沾:打湿。

      裳(cháng):衣服。

      赏析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作者只用不到两百字的篇幅就描写出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

      全文四段,即是四幅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第一段作者先写山。用“*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就形象的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就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第二段开始写水。作者按照自然时令,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之迅疾。

      第三段写春冬三峡之景。“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极为精练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

      第四段写秋天三峡之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以“霜”暗指秋季,以实景补足前意。这时已无江水喧腾,却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了凄清肃杀之气。写秋峡用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写猿又围绕着“山”和“哀”两个重点,从而显示秋天三峡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长”形容啸,送声长远,暗示是在长峡之中。“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久绝”,回应“*连山,略无阙处”。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

      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

    [阅读全文]...

2022-05-09 19:02:48
  • 关于三峡的诗句

  • 三峡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郦道元《三峡》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杜甫《咏怀古迹·蜀主窥吴幸三峡》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李白《上三峡》

    万里瞿塘峡,春来六上弦。——杜甫《月三首》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孟郊《巫山曲》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峡猿。——李白《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三峡春冬交,江山云雾昏。——杜甫《别李义》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杜甫《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杜甫《夔州歌十绝句》

    一时相逢乐在今,袖拂白云开素琴,弹为三峡流泉音。——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村连三峡暮云起, 潮送九江寒雨来。——杜牧《江上逢友人》

    江分三峡响,山并九华齐。 ——杜牧《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李白《登锦城散花楼》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李白《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兄九江兮弟三峡, 悲羽化之难齐——李白《万愤词投魏郎中》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杜甫《醉歌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杜甫《悲秋》

    九江春草外,三峡暮帆前。 ——杜甫《游子》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杜甫《瞿塘两崖》

    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 ——杜甫《寄岑嘉州》

    一哀三峡暮,遗后见君情。——杜甫《哭严仆射归榇》

    积水驾三峡,浮龙倚长津。——杜甫《别蔡十四著作》

    波涛未足畏,三峡徒雷吼。——杜甫《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得柳字》

    吾欲进孤舟,三峡水不*。——孟郊《感兴》

    三峡一线天,三峡万绳泉。——孟郊《峡哀》

    嚼齿三峡泉,三峡声龂龂。 ——孟郊《峡哀》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王昌龄《卢溪主人》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白居易《送客归京》

    万里王程三峡外, 百年生计一舟中。——白居易《入峡次巴东》

    书报九江闻暂喜, 路经三峡想还愁。——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枕*夷三峡,关梁豁五湖。——张九龄《登荆州城楼》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岑参《初至犍为作》

    被公惊倒瓢泉,倒流三峡词源泻。——辛弃疾《水龙吟·被公惊倒瓢泉》

    似三峡风涛,嵯峨剑戟。——辛弃疾《瑞鹤仙·片帆何太急》

    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苏辙《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天际晓山三峡路,津头腊市九江人。 ——卢纶《送崔琦赴宣州幕》

    月明三峡路,浪里九江船。——卢纶《送朝长史赴荆南旧幕》

    帆影连三峡,猿声在四邻。——李端《送客赴洪州》

    九江春水阔,三峡暮云深。 ——陈陶《湓城赠别》

    [阅读全文]...

2022-04-06 10:12:48
  • 关于三峡的诗句古诗(赞美三峡的优美句子)

  • 三峡,赞美,优美
  • 观大坝未具前三峡旧照

    张庆辉

    沧江东下浪飞旋,峡里云安坐野烟。

    市晚几回归钓叟,春来终日听啼鹃。

    月光露井凉侵梦,灯火楼船夜不眠。

    底事夔巫成截断,猿声帆影忆中怜。

    备注:云安,即今之重庆云阳县,余之故乡。杜甫有“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之句。

    风二中

    题三峡图步庆辉兄韵

    冲突群峰百折旋,拍天水气散风烟。

    危崖赤豹听山鬼,峭壁红霞映杜鹃。

    影压船头惊已过,波摇枕底正堪眠。

    *湖高峡出今世,往迹须从梦里怜。

    冷浪涛

    庆辉先生属和题三峡旧照诗

    瞿塘滟滪浪回旋,远水连峰衔暮烟。

    飞瀑落端悬怪柏,哀猿啼处有春鹃。

    瑶姬化草何须觅,山鬼吹灯正好眠。

    十数年间幻苍狗,于今披览绝堪怜。

    注:杜诗有“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句。

    张梦云

    梦回三峡步张庆辉兄韵

    云水苍苍斗柄旋,旧时光景已成烟。

    人随红叶寻神女,舟泛清溪听杜鹃。

    三峡星河疑似梦,九州风雨不成眠。

    江头移植家园树,顾影无言只自怜。

    注:老家万州城江边多黄葛树,为江水淹没前移植而来。

    何革

    观三峡旧照步张庆辉先生韵

    一泻滔滔雪浪旋,奇峰长峡四时烟。

    锁江百丈人圆梦,背井千村夜泣鹃。

    野水期同天意合,大才羞枕禹功眠。

    对图戚戚惟追想,桑海从来事可怜。

    王明全

    十叠和张庆辉三峡诗韵

    北斗阑干南斗旋,长河日落起风烟。

    蚕丛穹古翔丹羽,蜀道危途啼紫鹃。

    细雨骑驴情可寄,孤舟老病鬰难眠。

    川江号子纤夫泪,万谷回声最惹怜。

    .

    浪花飞舞逐风旋,乱石崩云卷暮烟。

    宝剑兵书疑相国,巫峰神女宠山鹃。

    秭归美女昭君怨,祠享离騒屈子眠。

    异代山川依旧在,投江去国允相怜。

    .

    川行滟滪骇濆旋,拍岸回澜腾紫烟。

    高峡*湖沈美梦,移民幽怨诉啼鹃。

    家山面貌凭谁问,异域乡亲应未眠。

    人似飘萍身是客,谋生失计最堪怜。

    [阅读全文]...

2022-06-19 05:15:48
  • 关于三峡的诗句

  • 三峡
  • 三峡,身为我国最宏伟的自然景观之一,它那广阔的景象自然少不了诗人们的创作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峡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苏轼《新滩》

    2、峨眉高万仗,夔巫锁西风。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咏三峡》)

    3、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李白《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5、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胡皓《出峡》

    6、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杜甫《悲秋》

    7、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李白《上三峡》

    8、巫山凌太清,迢峣类削成。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郑世翼《巫山高》

    9、水*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白居易《送客归京》

    10、山色轩槛内,滩声枕*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岑参《初至犍为作》

    11、调瑟劝离酒,苦谙荆楚门。竹斑悲帝女,草绿怨王孙。潮落九疑迥,雨连三峡昏。同来不同去,迢递更伤魂。——许浑《送友人归荆楚》

    12、蜀道下湘渚,客帆应不迷。江分三峡响,山并九华齐。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杜牧《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13、锦城春色溯江源,三峡经过几夜猿。红树两厓开霁色,碧岩千仞涨波痕。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春烟蜀帝魂。长怨相如留滞处,富家还忆卓王孙。——张祜《送人归蜀》

    14、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孟郊《巫山高二首》

    15、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齐己《送王处士游蜀》

    [阅读全文]...

2022-02-03 16:41:35
三峡句子翻译 - 句子
三峡句子翻译 - 语录
三峡句子翻译 - 说说
三峡句子翻译 - 名言
三峡句子翻译 - 诗词
三峡句子翻译 - 祝福
三峡句子翻译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