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戏曲有关的谚语古诗

关于与戏曲有关的谚语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与戏曲有关的谚语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与戏曲有关的谚语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与戏曲有关的谚语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127) 说说(37) 名言(33) 诗词(171) 祝福(1) 心语(2)

  • 关于*戏曲的谚语

  • 谚语,语文
  • 关于*戏曲的谚语

      导语:戏曲是*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戏曲的'谚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二)、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三)、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四)、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五)、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六)、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七)、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八)、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九)、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十)、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十一)、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十二)、字不清,唱不明。

      (十三)、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十四)、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十五)、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十六)、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十七)、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十八)、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十九)、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二十)、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二十一)、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二十二)、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二十三)、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二十四)、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二十五)、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二十六)、腔好唱,味儿难磨。

      (二十七)、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二十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二十九)、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三十)、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三十一)、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三十二)、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三十三)、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三十四)、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三十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三十六)、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三十七)、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三十八)、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三十九)、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四十)、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四十一)、私下练,台上见。

      (四十二)、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四十三)、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四十四)、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四十五)、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四十六)、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四十七)、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四十八)、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四十九)、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阅读全文]...

2022-02-12 04:47:25
  • 关于戏曲谚语

  • 谚语
  • 关于戏曲谚语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谚语吧,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谚语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戏曲谚语,欢迎大家分享。

      1、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2、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3、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4、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5、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6、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7、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8、腔好唱,味儿难磨。

      9、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10、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11、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12、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13、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14、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15、私下练,台上见。

      16、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17、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18、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主角。

      19、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20、字不清,唱不明。

      21、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22、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23、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24、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25、一日不练自我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26、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27、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仅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28、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29、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30、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31、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32、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33、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34、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35、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36、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37、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38、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39、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40、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41、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42、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43、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44、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45、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46、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47、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48、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49、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阅读全文]...

2022-03-02 22:32:56
  • 关于戏曲的谚语

  • 谚语
  • 关于戏曲的谚语

      1、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2、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3、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4、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5、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6、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7、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8、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9、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0、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11、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12、以熟为精,以巧为好。

      13、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14、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15、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6、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17、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18、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19、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20、字不清,唱不明。

      21、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22、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23、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24、一日不练自我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25、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26、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爱国的名人名言

      27、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28、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29、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30、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31、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32、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33、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34、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并领悟唱念做打?

      35、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36、私下练,台上见。

      37、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38、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39、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40、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41、百日笛子千日吹,小小胡琴拉断腰。

      42、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并领悟唱念做打?

      43、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44、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45、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46、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1、字不清,唱不明。

      2、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3、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4、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阅读全文]...

2022-04-06 20:01:56
  • 赞美戏曲的谚语

  • 谚语,赞美,语文
  • 赞美戏曲的谚语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谚语吧,谚语的内容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广为流传的谚语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赞美戏曲的谚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2、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3、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4、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5、只许人家不听,不许自己不行。

      6、指任何事情都得下一番苦工夫,方能做出好的成就。

      7、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8、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9、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10、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11、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12、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13、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14、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15、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16、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17、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18、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19、私下练,台上见。

      20、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21、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22、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23、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

      24、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25、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26、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27、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28、腔好唱,味儿难磨。

      29、字不清,唱不明。

      30、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31、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32、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33、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34、一我一站,一动一转,一走一看,一扭一翻,一抬一闪,一

      35、坐一窜,照顾四面八方,要叫人人看见。

      36、眼大无神,庙里泥人。

      37、笑不露齿,行不动裙。

      38、神不到,戏不妙。

      39、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40、唱戏不动情,看戏不同情。

      41、欲前先后,欲进先退,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42、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43、手到眼到,眼到手到。

      44、站有站相,坐有坐样。

      45、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46、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47、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

      48、忙而不乱,慢而不断。

      49、百艺不如一精。

    [阅读全文]...

2021-12-04 17:32:07
  • 有关于戏曲的谚语 跟戏曲有关的谚语行话合集

  • 谚语,励志,格言
  • 关于戏曲的谚语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要练惊*,须下苦功夫。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名师出高徒。

    艺多不压身。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

    艺高人胆大,胆大*高。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拳不离手,唱不离口。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

    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私下练,台上见。

    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

    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百日笛子千日箫, 小小胡琴拉断腰。

    1、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2、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3、字不清,唱不明。

    4、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5、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6、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7、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8、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9、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10、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1、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12、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3、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14、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5、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阅读全文]...

2021-12-24 09:13:57
  • 关于戏曲的谚语

  • 谚语
  • 关于戏曲的谚语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谚语吧,谚语大多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时间经验。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谚语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戏曲的谚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2、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3、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4、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5、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6、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7、私下练,台上见。

      8、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9、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10、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11、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12、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13、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14、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15、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16、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7、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8、腔好唱,味儿难磨。

      19、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20、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21、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22、字不清,唱不明。

      23、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24、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25、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26、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27、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28、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29、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30、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31、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32、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33、百日笛子千日箫, 小小胡琴拉断腰。

      34、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35、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36、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37、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38、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39、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40、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41、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42、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43、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44、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45、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46、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47、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48、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49、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阅读全文]...

2022-07-05 22:32:43
  • 跟戏曲有关的谚语_跟生日有关的句子

  • 谚语,生日
  • 句子大全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跟戏曲有关的谚语,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2、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3、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4、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5、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6、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7、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8、字不清,唱不明。

    9、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10、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11、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12、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13、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14、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15、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16、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17、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18、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19、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20、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21、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2、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23、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24、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25、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26、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27、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28、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29、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30、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31、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32、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33、腔好唱,味儿难磨。

    34、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35、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36、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37、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38、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39、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40、私下练,台上见。

    41、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42、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43、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44、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45、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46、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47、百日笛子千日箫, 小小胡琴拉断腰。

    48、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49、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50、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

    51、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阅读全文]...

2022-07-05 07:23:41
  • 关于戏曲的谜语

  • 语文
  • 关于戏曲的谜语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戏曲也是根据历史的故事而发展成的,将他编成谜面可以让大家猜一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戏曲的谜语,欢迎借鉴!

      戏曲的谜语 1

      斌(打一戏曲)------将相和

      白(打一戏曲)------失巾帕

      柯(打一戏曲)------无头奇案

      涖(打一戏曲)------三星归位

      望穿(打一戏曲)------十五贯

      五讲(打一戏曲)------陈三两

      山村(打一戏曲)------岳家庄

      心无惊怕(打一戏剧名词一)------京白

      一家之言(打一戏剧名词一)------独白

      芙蓉如面(打一戏剧名词一)------花脸

      朝霞似锦(打一戏剧名词一)------彩旦

      则天子也(打一戏剧名词一)------武生

      说得不错(打一戏剧名词一)------对白

      昭君出塞(打一戏剧名词一)------许胡

      齐会战斗(打一戏剧名词一)------全武行

      随风潜入夜(打一戏剧名词一)------暗下

      竞走冠军(打一戏剧名词一)------行头

      狸猫换太子(打一戏剧名词一)------娃娃调

      赤橙黄绿青蓝紫(打一戏剧名词一)------彩排

      曙光初照演兵场(打一戏剧名词一)------武旦

      打遍天下无敌手(打一戏剧名词一)------武行头

      呱呱坠地(打一戏剧名词一)------娃娃生

      一波三折(打一剧种)------曲剧

      连升三级(打一剧种)------晋剧

      痛不欲生(打一剧种)------楚剧

      论述(打一剧种)------评剧

      白浪滔天(打一剧种)------潮剧

      朔气传金柝(打一剧种)------北路梆子

      戏曲的谜语 2

      谜面:闾 (打黄梅戏词一句)

      谜底:夫妻双双把家还

      扩展阅读:

      以前,我老觉得黄梅戏、京剧非常老土,而且只适合那些老年人唱。但是,自从那次排练后,我改变了我的看法。

      一天,同学的奶奶让我和同学一起去学唱黄梅戏。听了这个消息,我犹如打了霜的茄子——焉了,而且我从业没有唱过这些戏,总认为自己唱不好。而这次却让我去唱,岂不是自讨苦吃?

      我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排练的地方,刚进门,只见里面早已人山人海,把整个居委会围了个水泄不通,都是老奶奶!我紧张地想:这么多人,一看就知道是经过训练的,我等会儿唱不好,岂不是出尽洋相!

      开始上课了,由于我们这几个“插班生”一点也不会,于是便傻呆呆地坐着,听他们唱。慢慢地,我听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咦,怎么黄梅戏也这么好听呀,我疑惑地想。不知不觉,我们也学着会唱了几首。谁知,一位老奶奶竟想出了一个对我们来说的坏点子—叫我们两个小孩子唱。天啊,犹如晴天霹雳,我们两人面面相觑,但在另一位老奶奶的帮助下,我咬了咬牙,起了头……

      唱完后,大家情不自禁地为我们鼓掌,夸我们学得快、唱得好。渐渐的,我喜欢上了黄梅戏,而且越听越喜欢,越听越觉得黄梅戏好听……

      原来黄梅戏也很好听,以前小瞧了它,今后可不能这样哦!

    [阅读全文]...

2022-01-31 13:44:48
  • *戏曲的剧种大全

  • 文艺,体育,戏剧
  • *戏曲的剧种大全

      *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京剧与昆曲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戏曲基本简介

      (ChinaOpera)*汉族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京剧、豫剧、越剧、被官方和戏迷友人们誉为*戏曲三鼎甲。被誉为*五大戏曲剧种的有:京剧(东方"歌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评剧。其它剧种有:昆曲、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

      戏曲是*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 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戏曲的剧种大全

      二黄、二人台、上党二黄、上党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川剧、三角戏、义乌腔、弋阳腔、广东汉剧、云南壮剧、云南花灯戏、丹剧、木偶剧、巴陵戏、五音戏、文南词、中路梆子、内蒙大秧歌、凤台小戏、永济道情戏、白剧、白字戏、北昆、北京曲剧、北路梆子、皮黄、皮影戏、龙江剧、龙岩杂戏、东北地方戏、东河戏、东路梆子、汉剧、宁河戏、乐*腔、正字戏、四*腔、四股弦、右词南剑调、西皮、西秦腔、西路花鼓、西调、西路评剧、壮剧、壮族沙剧、芗剧、吉剧、吕剧、竹马戏、老调梆子、庐剧、吹腔、乱弹、沪剧、评剧、苏剧、甬剧、祁剧、辰河戏、余姚腔、词明戏、含弓戏、阿官腔、灵邱罗罗腔、河南越调、河南道情、河南曲剧、河北梆子、河北乱弹、京腔、京剧、青阳腔、青海*弦戏、武安落子、杭剧、扬剧、昆腔、陇剧、茂腔、绍剧、瓯剧、侗戏、宜黄戏、采茶戏、泗州戏、弦索腔、耍孩儿戏、陕西老腔、柳腔、柳琴戏、闽剧、闽西汉剧、南剧、姚剧、临剧、哈哈腔、胡琴腔、荆河戏、浑源罗罗、贵州花灯剧、高腔、高山剧、高拔子、高甲戏、高调梆子、唐剧、桂剧、秦腔、晋剧、邕剧、莆仙戏、海盐腔、海门山歌剧、海城喇叭戏、莱芜梆子、壶关秧歌、淮剧、淮红剧、黄梅戏、黄龙戏、黄孝花鼓、清戏、清音戏、粤剧、婺剧、楚剧、推剧、梨园戏、梆子腔、章丘梆子、铙鼓杂戏、湘剧、湘西苗剧、越剧、傣剧、琼剧、丝弦戏、滑稽戏、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崇阳提琴戏、通城花鼓戏、蒲剧、蒲州梆子、雷剧、锡剧、滇剧、蒙古剧、碗碗腔、瑞河戏、新疆曲子戏、赛戏、歌仔戏、僮子戏、蔚县秧歌、漫瀚剧、潮剧、徽剧、影子腔、黔剧、豫剧、襄阳剧、襄武秧歌、藏剧、赣剧、彝剧……全国现有戏曲360多种。

      *戏曲知识

      *汉族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京剧、豫剧、越剧、被官方和戏迷友人们誉为*戏曲三鼎甲。被誉为*五大戏曲剧种的有:京剧(东方"歌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评剧。其它剧种有:昆曲、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

      戏曲是*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戏曲的发展

      萌芽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繁荣

      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元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戏曲的主要特色

      *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阅读全文]...

2022-01-22 19:23:38
  • 赞美戏曲的诗词(描写戏曲的优美段落)

  • 赞美,优美
  • 清初戏曲作家洪升,历经十年时间写出中国古代戏曲史最杰出的作品之一《长生殿》,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长生殿》问世,引起轰动,反响热烈,第二年再次演出时,正巧当时是孝懿皇后忌月,此举触犯皇室,洪升被革职弹劾入狱,真是“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洪升何许人也?他是清初大戏剧化、文学家。生于1645年8月21日(清顺治二年),浙江杭州,当时称为钱糖。洪姓乃钱糖名门望族,书香世家,洪升的外祖父和父亲都曾在朝廷出仕做官。洪升自幼便受到很好的教育和熏陶,他喜好读书,勤奋刻苦,家中藏书无数。洪升十五岁少年时便展露出非凡的才华,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二十出头,已经创作了很多出色的诗文,被很多人赏识。

    洪升的母亲是大学者黄机的女儿,杭州黄家也是名门望族,曾有这样的说法:《红楼梦》里王夫人的原型,就是黄机的女儿,即洪升的母亲。洪升从小跟自己的表妹黄蕙青梅竹马,二十岁时两人结为夫妻,也有说法说黄蕙是王熙凤的原型。当然,这些说法不知道是否经过考证。

    洪升一生命途多舛、不甚顺遂,他经历过家庭的重大变故,父亲罹事,被诬遣戍。他奔走求救,在因为父亲的事情四处奔波的过程中,他体会和觉察到民间疾苦,写了很多作品和诗文,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他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倍加同情,接触到社会现实和残酷的一面。

    《长生殿》是洪升的代表作,历经十年光阴写成,三易其稿,讲述的是唐朝皇帝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这也是由史实演绎的传奇故事之一,外界对《长生殿》评价很高,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戏剧,也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品。《长生殿》的曲词描写特别精彩,熟读可以体会和感受到其中的韵律之美,曲词风格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立体感,衬托人物形象、情感呈现和框架布局,使得整体立体起来,这与作者写作功力分不开。

    从艺术成就来看,《长生殿》绝对是开创了戏剧的先河。这部戏剧不仅歌颂了忠贞的爱情,同时批评了爱情的严重后果。全剧以爱情为主线,又穿插着社会矛盾和历史教训,将爱情与政治斗争相结合,通过展现爱情的悲欢离合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全剧既不脱离史实,又不局限于现实,通过生动、细腻的笔法,让人物性格极为饱满,深刻的揭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我国戏剧史上影响力重大。

    1645年8月21日,376年前的今天,洪升出生。今天是洪升376周年诞辰纪念日,我们一起欣赏十首洪升的诗,在这些诗中,感受诗人的那时情怀。

    雪望

    洪升 〔清代〕

    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将游大梁

    洪升 〔清代〕

    匹马嘶荒野,群山拥乱云。

    迢迢二千里,去哭信陵君。

    答友人

    洪升 〔清代〕

    君问西泠陆讲山,飘然一钵竟忘还。

    乘云或化孤飞鹤,来往天台雁宕间。

    寒食

    洪升 〔清代〕

    七度逢寒食,何曾扫墓田。

    他乡长儿女,故国隔山川。

    明月飞乌鹊,空山叫杜鹃。

    高堂添白发,朝夕泪如泉。

    公子行

    洪升 〔清代〕

    春明门外酒楼高,称体新裁蜀锦袍。

    花里一声歌《子夜》,当筵脱与郑樱桃。

    蒙山道中

    洪升 〔清代〕

    乱石绕东蒙,崎岖古道通。

    一身千里外,匹马万山中。

    密树遥遮日,轻花细逐风。

    望云双泪落,岂是为途穷!

    衢州杂感

    洪升〔清代〕

    巑岏岭势矗仙霞,阻遏妖氛建虎牙。

    障日丛篁宁容骑,连云列戟不通鸦。

    居人乱后惟荒垒,巢燕归来止数家。

    一片夕阳横白骨,江枫红作战场花。

    钓台

    洪升〔清代〕

    逃却高名远俗尘,披裘泽畔独垂纶。

    千秋一个刘文叔,记得微时有故人。

    石门

    洪升 〔清代〕

    先贤逝已久,予亦宿石门。

    天寒鸟自归,林表斜阳昏。

    [阅读全文]...

2022-03-13 23:55:38
与戏曲有关的谚语古诗 - 句子
与戏曲有关的谚语古诗 - 语录
与戏曲有关的谚语古诗 - 说说
与戏曲有关的谚语古诗 - 名言
与戏曲有关的谚语古诗 - 诗词
与戏曲有关的谚语古诗 - 祝福
与戏曲有关的谚语古诗 - 心语